1) 服美役/人的主体性
——“男性也有化妆打扮的啊”
我们不是在讨论一个有或者没有的事,而是现实情况就是(生理)女性去选择牺牲舒适性来装扮自己的比例是远高于男性的。
女人是否有追求(外表上的)美的自由?
这样的选择的实际受益者是谁?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social expectation?
追求美的形式应该是选择美的事物去欣赏,还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漂亮的物品供别人观赏?
女权的必要性
I exercise power over you: I influence your behavior, or I try to do so. And I try to guide your behavior, to lead your behavior. The simplest means of doing this, obviously, is to take you by the hand and force you to go here or there. That’s the limit case, the zero-degree of power. And it’s actually in that moment that power ceases to be power and becomes mere physical force. On the other hand, if I use my age, my social position, the knowledge I may have about this or that, to make you behave in some particular way—that is to say, I’m not forcing you at all and I’m leaving you completely free—that’s when I begin to exercise power. It’s clear that power should not be defined as a constraining act of violence that represses individuals, forcing them to do something or preventing them from doing some other thing. But it takes place when there is a relation between two free subjects, and this relation is unbalanced, so that one can act upon the other, and the other is acted upon, or allows himself to be acted upon.
Foucault Interview
——“但实际上很多政治运动都是为了利益”
是的但也不是。利益很重要,钞票就是选票。
你说你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不想讨论,你的“不想”是真的完全出于自己主动的选择,还是其实有被社会所影响?哪怕是一点点?
这样的“不想”是否是一种逃避?
——往后推无穷无尽,岂不是成为了Infinite Regress?
是的,但我们去思考其本质的这一行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出答案,或者说开始的那个源头,而是在倒推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以及这个社会。这就是有意义的。
2) 思维惰化的危害
现在的一个很可怕的趋势就是 人们越来越无法好好说话(对话)了
我觉得短视频平台的盛行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很大一个影响因素
典型例子(影视解说): “五分钟看完电影《xxx》”
理想的沟通方式应该是: 我抱有观点A 你抱有观点B 我们互不认同 但是能够在对话中逐渐找出同时优于A和B的观点C 再通过互相影响来达成整体的社会进步
而现在大多数人的对话都很随便 用词非常不严谨(结果就是“梗”的流行) 没有自己的思维 很容易被带着走 再加上自媒体平台的信息茧房 相互对立的人越来越多
3) 友谊
——“按你这样说我好像也没什么朋友了lol”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你朋友很多,但在我看来其中的大多数关系都是很表面的没有意义的,并不是相处时间长就可以成为友谊。对于我来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常我们也许一句话也不会聊,但接触之后仍然能够相谈甚欢,彼此都能过通过跟对方的交往成长。
总体是一次愉快的交流 不过我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听到对方某处说的不对会忍不住立马插嘴打断 是需要改进的 并且有时候用词(或者说语气)比较激进 听起来就有点像在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