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瀬遥 Humanoid Interface

The website has been running for1 年 107 天 12 小时 45 分

1 online

Title

Steins; Gate测评

ハル

·

Article

神。
以及不会有推完Steins; Gate的人会不喜欢Makise Kurisu (暴言)。

聊到平行宇宙就离不开的永恒的世界线dilemma: 是该选择留在现在没人牺牲但除此之外只有陌生的大团圆结局,还是为了留住和彼此的回忆即使无法拯救所有重要的人也要走向自己的未来?

John Locke在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中提出人的身份认同取决于记忆。如果记忆被改变或抹去,“自我”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记得一切的Okabe而言,他对他人的情感是真实的,但对于失去了构建身份的关键记忆的其他人来说这段情感关系已经不复存在。这样的幸福是否仍然值得追求?

在因果律的冷酷逻辑之下,我觉得Steins; Gate真正打动人的是对“存在”本质的思考。 我们终于理解: 所谓命运的抗争,也许只是人类对"被爱证明存在"的永恒渴求 (用不解风情的方式来解释的话则是: 个体需要外部世界的反馈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真实性。 Edmund Husserl在现象学里提出: 意识总是意识到某物,i.e. 意向性/Intentionalität,which means它不是封闭的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始终指向某个对象。在此框架下“存在”不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事实,而是一种被给予的体验/Gegenständlichkeit。个体的存在感并不固定,而是通过对自身的意识活动和他人对自身的承认而建构的。简单来说,“自我”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才能真正被意识到)。 Steins; Gate用科学幻想的外壳包裹着最古典的人文内核: 也许在四维时空的牢笼中,唯有人类的情感能突破熵增的束缚,在观测者的凝视下将可能性坍缩为奇迹 (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Interstellar 想要表达的呢w)。

无可挑剔的剧本。回收伏笔的时候有被设定的严谨惊艳到,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看钢炼。如果说Suzuha线打得让人有些揪心,不想,Kurisu线直接让我爆哭半小时,要是我是Okabe,可能会 (还好有真结局) 。

角色塑造非常之强。Mayuri单纯温柔却坚韧 (给我的即视感很像 Gone with the Wind 里的Melanie),是命运的象征也是命运之外的温暖。更不用提我最喜欢的Kurisu,全作最复杂最鲜活的角色之一。同为理科研究者,她作为科学家的坚定理性深深吸引着我,面对认知之外的假说不会盲目否定,在看到证据后迅速接受,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现象,在Okabe陷入绝望与迷茫的时候永远能给出当下最合理的选择——哪怕这个抉择是,她也会笑着解构问题背后的本质逻辑以安慰对方。她当然害怕,但她也足够坚强,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命运。她也有很强的的感性一面,在与Okabe的互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总是嘴硬,也喜欢用讽刺掩盖情绪,但实际上她的感情细腻且敏感,总是能立即捕捉到Okabe的不对劲。非常非常有魅力的角色。

总之非常好作品,我永远喜欢Makise Kurisu。
El Psy Kongroo!!!

There are currently 0 comments, and 0 likes.
Comment
Publish
搜 索
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