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therapist见面 刚坐下她就单刀直入地问我为什么又有了suicide thoughts (每次会面前都要填些许questionnaire来check in
我说oh it‘s not like that, no attempts, just som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feeling disappointed with the reality
她才放心 于是我们聊到我的社交问题 我说自己现在完全处于一个闭门不出的状态 又觉得找不到能够聊“more than gossips”的人真的蛮寂寞的
她说 有没有一种可能 是你的要求过高了呢?也许可以be open-minded一点 我们和人之间的联系是从stranger acquaintance friends … 到bff等 分为各个等级的 也许不需要所有的“朋友”都是bff 可以找一些一起做事的同伴 ppl you can do homework with, ppl you can go to the movie with…
我扣着手想,这就是现在所谓的搭子文化吧。
其实我不太喜欢她的用词 不和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人交朋友就是不open-minded了吗?
我也不是没有过她口中的这种朋友 20岁以前本人和周围就是这样短暂地相处的 逛街吃饭看电影打游戏一起学习 是 说快乐也挺快乐的 但直到后来我遇到了一个人 才发现为了更接近真理的观点碰撞的交流给予我的快感是远超于普通对话的 可以说和前者给我带来的相比 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于是我不想再听谁和谁分手了
不想知道谁在party上喝多了
不想关心他人的衣着和外表
我想知道人类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我想弄明白人是否有自由意志
我想了解道德和伦理的根源
我想寻找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平衡
I mean I can go to the movie alone,
I can ask chatgpt about the homework,
but I can't find someone having a clear philosophical stance to talk with…
咨询师的观点则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你可以接受他们的缺点 但只take他们的优点 you don't have to tell everything to ‘em! 在此之间寻找真正能和你产生共鸣的人
我说我知道 但对我来说 这一切行为的前提都建立在“最终我能够找到和我聊得来的人”之上 而照现在的情况看来 我对此几乎不抱希望…
她笑了 说but at least from my perspective, you are not even attempt to try
我说我觉得实在是cost too much 很大可能到头来一个bff没找到 全成搭子了 只有这样的社交的话我会很累
总之她提议我 可以先从和活人说说话开始 maybe和同学say个hi 多少建立一点与外界的联系
我笑得很勉强 于是我说 好吧 I'll try then.
—— 和我跟我的physician, psychiatrist, nutritionist, ADHD coacher说的最后一句话一模一样。